学团动态
田间地头践初心 青春汗水润成长——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实践团开展暑期劳动实践活动

近日,江西水利电力大学“大学生‘薪火相传’宜丰基层服务实践团”的学子们深入宜丰县张家村,在田间地头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课。他们脱下校服换“工装”,用双手触摸乡土,用汗水浇灌成长,让课本知识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焕发鲜活生命力。

未命名

农机 “诊疗” 显身手,课堂知识照进现实。“突突突……” 随着一阵清脆的引擎声响起,张家村农户家那台“罢工”多日的拖拉机重新启动,围在一旁的实践团成员们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。这是他们化身农机 “小医生”,交出的第一份实践答卷。面对这台 “生病” 的拖拉机,实践团成员们在经验丰富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驻村干部指导下,围坐一圈认真学习发动机原理,仔细辨认各个零部件的功能。从小心翼翼地拆卸螺丝,到逐项检查故障原因,再到合力更换受损部件,油污沾满了双手,汗水浸透了衣背,却丝毫没有减退大家的热情。“课本上的机械原理知识,今天终于有了具象的应用。”参与维修的同学感慨道。当拖拉机重新轰鸣起来的那一刻,不仅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农业机械的力量,更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中那份专注与坚韧。

1

竹林劳作悟智慧,汗水交织奏响乐章。走进郁郁葱葱的竹林,实践团成员们又变身“伐竹工”,体验传统林业劳作的艰辛与智慧。看似简单的砍伐动作,实则暗藏学问。如何判断竹龄、选择下刀位置、确保安全放倒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老乡们世代积累的经验。在驻村干部的手把手教学下,学子们抡起柴刀,“唰唰”的砍伐声与竹叶的“沙沙”声相互交织,奏响了一曲独特的劳动乐章。手臂酸痛了,就揉揉肩膀继续干;竹屑迷了眼,擦擦汗水再上阵。当一捆捆竹子整齐地码放在一起时,大家虽然疲惫,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。“每一根竹子的砍伐,都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,也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。”实践团成员表示,这次竹林劳作让他们深刻理解了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 的内涵,更体会到劳动中蕴含的协作智慧。

2

村道焕新暖人心,细微之处显担当。“大爷,您歇着,这点活儿我们来!” 在张家村的主干道上,实践团成员们拿起扫帚、铁锹,开展起村道“焕新”行动。清扫落叶、清运杂物、铲除顽固污渍……阳光下,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村巷间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滴在干净的路面上。“这些娃娃真能干,把村子打扫得跟新的一样!”村民们看着焕然一新的街道,纷纷竖起大拇指。听到乡亲们的称赞,实践团成员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。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,清扫村道看似是小事,却能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。”一位同学说,这不仅是一次劳动体验,更是一次对“服务为民”理念的践行。

劳动淬炼成长,青春担当在路上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 实践团成员们在总结中写道,这次劳动实践让课本知识从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象的体验。修拖拉机时,机械原理不再是公式;伐竹时,农林知识不再是概念;扫村道时,社会责任不再是口号。“油污和汗水是最光荣的勋章。”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,田间地头的实践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劳动的价值,也拉近了与乡村的距离。未来,实践团将带着这份收获,继续深入基层,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,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。(文/图 大学生“薪火相传”宜丰基层服务实践团 一审/龙倩 二审/肖斯敏 终审/高丽明)